免責聲明:本站所有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理財建議。

香港持有拍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一覽

責任編輯:changing 來源:未知 時間:2024-01-31
目錄内容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一直在積極推動虛擬資產的發展和監管。近日,香港證監會發布了一份諮詢文件,就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的監管框架和發牌制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那麼,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呢?這些交易所又將如何適應新的監管要求呢?本文就將給大家帶來詳細分析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新發牌制度生效兩個月後,香港第一批“持牌”加密貨幣交易所落地。

8月3日,HashKey Exchange、OSL Digital Securities 相繼宣布,獲得香港證監會批准,允許面向零售用戶提供虛擬資產交易服務。

“第一批獲批的是這兩家機構也在意料之中,更准確地說這兩家機構的牌照是獲得了‘升級’,因為之前他們就是持牌交易所。”有業內人士指出。

據透露,香港第一批加密貨幣零售業務牌照就此已發放完畢,自8月3日起,兩家交易所將可正式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比特幣及以太坊等主流加密貨幣的數字資產交易服務。

“目前基本可以確定有BTC、ETH與USDC。未來其他幣種上架交易所還需要經過香港證監會漫長的審核,符合監管規定的才能上架。”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更多機構也透露其仍在申領香港的零售合規牌照。其中,OKX方面透露,現在已經准備的差不多,如果一切順利,預計9月份會提交統計結果。Huobi交易所方面則向記者表示,牌照還在申請中。

第一批牌照落地

8月3日,HashKey 、OSL獲香港證監會許可升級1號(證券交易)和7號(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被允許從事香港加密貨幣零售業務,成為香港開展零售數字資產交易的新監管要求自2023年6月1日生效以來,第一批獲得牌照的機構。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延伸閱讀:HashKey交易所是什麼?HashKey交易所註冊教學

自8月3日起,兩家機構將正式向零售投資者提供比特幣及以太坊等主流貨幣的數字資產交易服務。

OSL是金融科技和數字資產上市公司BC科技集團旗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HashKey是數字資產管理和金融業務集團HashKey Group旗下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原名HashKey Pro,兩家機構分別在2020年獲和2022年獲得了香港虛擬資產交易牌照。

香港證監會此前采取的是“自願發牌”制度,從事非證券型代幣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不需要持牌,只有OSL和HashKey兩家交易所獲得了牌照。但隨著市場的變化,“自願發牌”制度難以覆蓋以零售投資者為主、以非證券型代幣為主要交易對象的市場。

為適應市場變化和順應監管需求,香港立法會於2022年12月7日通過了《2022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條例》的最新修訂(《打擊洗錢條例》),香港全新的虛擬資產服務商發牌制度(即“新發牌制度”)於2023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

在新發牌制度下,所有在香港展業或向香港投資者推廣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都需獲證監會發牌並受其監管。因此新發牌制度6月1日生效後,香港證監會開始接受VASP(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申請。

延伸閱讀:香港可以合法買加密貨幣嗎?一文了解交易所、牌照與法例

而HashKey和OSL由於此前已持有香港1號牌和7號牌,因此可以通過簡易程序完成牌照升級。

據悉,HashKey交易平台除了提供法幣出入金的支持,還將與包括香港發鈔行在內的商業銀行合作,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法幣存取款服務。

在投資者保護方面,OSL將繼續貫徹其針對客戶保障的政策,並保持嚴格的冷熱數字資產錢包儲存比例以保護客戶資產。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更多交易所申請牌照中

新發牌制度推出以來,已有多家加密貨幣相關機構表示在申請新發牌制度下的牌照。

根據不同的監管授權,香港證監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對虛擬資產交易所進行的證券型代幣交易作出監管(1號牌+7號牌);同時亦會根據《打擊洗錢條例》,對虛擬資產交易所進行的非證券型代幣交易作出監管(VASP牌照)。

也就是說與已擁有1號牌和7號牌的HashKey和OSL不同,其他交易所需同時申請數字資產牌照及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牌照(VASP)。

OKX的香港零售牌照申請大致分為兩個階段,即公司架構搭建及公司注冊等前期准備階段(預計需要2-3月)和香港證監會審批階段(預計4-6個月)。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延伸閱讀:歐易是正規的嗎?OKX交易所開戶、KYC驗證、交易教學

“如果一切順利,OKX預計9月份會提交審計結果,但具體通過以及拿到牌照的時間還要等待香港證監會屆時的回複,但在獲得批准前並不影響OKX在港業務的順利開展。”Lennix表示。

透過專屬鏈接註冊歐易交易所,得永久手續費優惠(返佣),比自己官網註冊更加優惠!

專屬連接:歐易OKX安全開戶|專屬手續費優惠(反佣)註冊連結

Huobi(火必)全球顧問委員會成員孫宇晨之前在媒體節目中表示,火必在5月底提交了VASP的申請,其中包括18個月的寬限期,監管機構可以批准或拒絕該申請,但“火必最快可能在今年年底在香港獲得加密貨幣交易牌照”。

延伸閱讀:Huobi火幣是否安全?火幣交易所介紹(商品、交易、槓桿、出入金)

火必正在香港申請交易所牌照

而在 20 日傍晚,火必全球顧問孫宇晨發推宣布,火必正在香港申請交易所牌照,並會成立「火必香港」(Huobi Hong Kong)專門對香港市場。該交易所將完全遵守當地法規,並為客戶提供一系列交易對和服務。此外,新的交易所將著重於香港的機構投資者和高淨值個人提供交易服務,將其定位為希望進入加密貨幣市場的亞洲大型投資者的一個可信賴且安全的平台。

孫宇晨表示,有了新的許可,Huobi 將能夠向香港的客戶擴展其服務和產品,從而提供更廣泛的加密交易和投資選擇。

早前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星展銀行亦發聲明會在香港申請相關牌照,以便向當地客戶提供加密貨幣服務。

香港將允許散戶投資者交易加密貨幣

除了虛擬貨幣監管牌照外,此次咨詢會討論的另一個重點是:「容許零售投資者使用持牌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這讓原本規範專業投資人使用的香港持牌交易所,有機會獲取更大的市場。

此外,香港提出一項計畫,將允許散戶投資者交易諸如比特幣和以太幣等加密貨幣,朝著成為加密貨幣中心的目標邁出重要一步。

而監管會在發布的諮詢文件中也表示,在具備諸如知識評估,風險評估,和對風險敞口實施合理限制等保障措施後,零售投資者將被允許在證監會發牌的交易所交易這些大型加密貨幣。

證監會沒有具體說明將允許散戶投資者交易哪些大型代幣。不過諮詢文件稱,「合資格的大型虛擬資產」須獲得納入至少兩個獨立指數提供商所推出的至少兩個「獲接納的指數」;且至少一個指數的提供商具備發布傳統非虛擬資產金融市場指數的經驗。

證監會開放散戶的理由:

證監會表示,過去按照《證券及期貨條例》申請的交易所已有兩家 (BC 科技的 OSL 數字證券、HashKey 集團的 Hash Blockchain),數年後已制定新的政策,讓零售投資人有限度地投資虛擬資產,像是在 2022 年 1 月開放的虛擬資產衍生品,還有 2022 年 10 月的 ETF (目前已有三檔)。

證監會認為,隨著許多國際金融機構與業者都已涉足,透過傳統金融導入的制度與監控措施,虛擬資產市場已大幅轉變。證監會經權衡後,認為應容許各類投資者使用持牌交易所服務。

香港虛擬資產監管帶出「香港概念幣」熱潮

香港牌照的出現,也讓加密市場呈現「香港概念幣」瘋漲的熱潮,包含 FIL、VET、NEO、LRC、CFX、ACH 都有逾 10%-50% 的漲幅,其中中國公鏈項目 Conflux 上週宣布與中國電信合作推出香港虛擬區塊鏈 BSIM 卡,其代幣 $CFX 近 7 日更是暴漲約 433.2%。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全球虛擬資產監管進度

目前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在積極推動虛擬資產相關的監管工作,其中利用牌照制度施加約束是當前最主要的方式。據統計,全球範圍內至少有14個國家或地區,推出了與數位貨幣相關的監管牌照,各國的數位貨幣牌照,大多都是頒發給所在國註冊企業,監管主體主要是提供數位貨幣交易、數位錢包服務的公司,主要監管目的是反洗錢與反恐怖融資。

以美國為例。美國各州對虛擬資產的態度各有不同,但對虛擬資產交易施加監管已經成為共識:紐約州對數位貨幣交易所實行嚴格管控,目前只有少數交易所獲得了授權許可;華盛頓州於2017年4月頒布5031法案,該法案規定華盛頓州所有貨幣交易所,包括虛擬貨幣營運商,都必須申請牌照才可營運。其他州也都在美國證監會的規定下,積極採取措施,對數位貨幣交易實施牌照化管理。

日本金融廳(FSA)也透過頒布《支付服務法案》,對數位貨幣交易所實施全方位監管:所有在日本境內營運的交易所,必須獲得財政部與FSA的牌照授權。

除此之外,新加坡、泰國、澳洲等國也將虛擬資產交易納入監管框架,利用牌照制度進行規範。從這點看,香港此次提出的開放牌照模式,符合當前全球虛擬資產監管的主流趨勢。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香港加快完善虛擬資產監管,或成數位中心

中倫文德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陳雲峰律師認為,諮詢文件符合香港證監會對於虛擬貨幣的一貫的監管態度,只是更細化的監管標準。所有虛擬資產,包括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的交易、或者衍生品交易,都會落入規管範圍。

與此前SFC的監管態度相比,此次提出的監管制度覆蓋範圍更廣、監管框架更全、發牌條件更嚴,同時監管重點更明確、懲處力度也更大。

香港監管當局希望日後所有虛擬資產交易平台,都需符合監管框架或牌照制度的要求,才能進行交易,並將接受監管,確保公平競爭環境,減低投資者風險。可以預期的是,如果發牌制度確立,為取得在香港的合規經營資質,以適應新的監管要求,已在香港設有經營主體的虛擬資產交易所將會盡快申請牌照;而對於其他很多在港有實際業務,但所在地此前並不設在香港的交易所,可以選擇在港註冊新的實體,或有選擇地退出香港市場。而這可能取決於在香港虛擬資產交易的市場規模,與申領牌照可能付出的成本。

從過往看,從SFC手中拿到虛擬資產牌照的難度並不小。公開資料顯示,自2019年SFC頒布虛擬資產監管框架之日起,已有數家機構向SFC提出了發牌申請,但實際拿到牌照少之又少。到2020年8月,僅BC科技集團宣布旗下OSL平台,於香港虛擬資產監管架下營運第1類(證券交易)及第7類(自動化交易服務)受規管活動的牌照申請,獲得SFC發出原則上批准通知書。

如果牌照難拿,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短期內也將難以杜絕。九四之後,幣安一度遠走海外,佈局海外市場,但中國用戶今天仍可以透過其他渠道下載並使用其服務,多家在中國開展加密業務的經營主體也常設海外。針對香港的監管,如果交易所明確不在香港開展相關業務,但在港人員也可能透過其他渠道,自發使用交易所提供的服務。

當然,牌照不僅有利於監管當局的管理監督,也將大幅提升交易所自身公信力與市場影響力。如今,火幣、OKEx、幣安等主要交易所都或多或少擁有了數個國家的經營牌照。在自身條件與監管要求都允許的情況下,SFC發放的牌照吸引力毋庸置疑。

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的市場包容性和制度前沿性是推動虛擬資產監管的關鍵。虛擬資產在全球金融市場日益活躍,重要性也愈加凸顯,加快對虛擬資產監管制度的完善,無疑有利於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也有利於金融科技的創新與發展。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截至2023年 4 月,香港有兩間虛擬資產交易平台已經持有由證監會發出的相關牌照。根據證監會的描述,這些平台能夠進行虛擬資產的交易,形式可以是數碼代幣,其中包括加密貨幣。兩個交易平台分別為 HashKey Pro,為Hash Blockchain Limited 旗下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以及 OSL Exchange,為 OSL數字證券有限公司旗下的虛擬資產交易平台。

而除了上述兩個的交易平台外,媒體亦有報導部份加密貨幣交易所及券商,正打算向證監會申請牌照。

香港可以合法買加密貨幣嗎?

到目前為此,這個問題的答案依然是:可以。

根據由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投委會)負責管理的網站錢家有道所述,加密貨幣在香港被視作虛擬商品,強調並非法定貨幣,並且不具備成為支付媒介或電子貨幣的條件。作為一種虛擬商品,加密貨幣在香港可以合法地買賣及交易。

證監會在 2017 曾發表聲明,針對首次代幣發行(ICO)並指出若類型加密貨幣符合《證券及期貨條例》所界定的「證券」,就應當受香港證券法例所規管。意味著若交易所提供的是加密貨幣「證券」買賣,就必須持有相關牌照。

以上的監管只針對首次代幣發行。一般的加密貨幣買賣,在香港暫時不受此例規管。

香港有那些加密貨幣交易所已經持有牌照?

即將推出的香港加密貨幣牌照制度

上年12月 7 日,立法會三讀通過《2022 年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修訂)條例草案》,訂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監管制度,並訂於今年 6 月 1 日生效。制度生效後,在香港經營虛擬資產交易所(包括加密貨幣交易所),都必須向證監會申領牌照。

這些與加密貨幣相關的香港法例,將對使用者帶來甚麼影響?

對於設立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監管制度,市場上其中一個焦點,就是證監會會否開放讓交易所為零售投資者(俗稱「散戶」)提供服務。就證監會月前開放的諮詢所見,現時證監會對散戶能否買賣加密貨幣持開放態度,但同時亦提出要對用戶的投資金額設上限、不得向用戶借貸以交易加密貨幣(即俗稱「孖展」)及只供「散戶」購買「大型虛擬資產」(例如比特幣)等限制。

相關的加密貨幣法例出台之後,究竟實際上會對一般投資者構成怎樣的影響呢?細節上暫時仍為未知之數,一切要留待證監會進一步公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