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栽种蔬菜时,总是认为要施肥、避免使用农药才能种出美味又营养的蔬菜。但日本自然农法达人冈本顺孝提出,要种出真正有营养价值的蔬菜,不仅要避免洒农药,「无肥料」也很重要。
给蔬菜施肥,其实并不符合大自然法则,就像人吃快餐,蔬菜也变得水肿且虚胖。要如何让植物保有营养的生长呢?在《蔬菜美味的秘密》,冈本顺孝认为在栽种时,最该注意的是植物的「根」。
要种出营养蔬菜,植物的「根要长好」
如果将无肥料栽培的田地,和使用一般化肥的田地相比,可以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如果在同一时期将蔬菜分别种入两块不同的田地里,会发现明明耕种的时间差不多,但初期的成长状况却是差很多,以至于大部分农家会很担心是不是肥料用得不够。但采取无肥料栽培的人却不会因此慌张,因为作物成长的状况最后会追上来。
事实上,未施肥的蔬菜初期成长状况不佳,是因为植物为了取得成长所需的矿物质,会先拚命长根,至于地表上的部分就先摆在后头。
无肥料栽培下的作物,会尽力伸长埋在土壤下的根,如此一来会有很多优点伴随而来。比方说,就算是在风强雨骤的恶劣天候下,牢牢扎好的根能帮助植物不被击垮;相反在雨水不足时,长长的根可以吸收到地下水,以保护在土壤表面的植物。
不论白米或蔬菜都一样。植物的根,可说是它们的大脑、消化器官,也是它们的口、鼻、眼。植物会尽可能生根、延展,寻找土壤中的矿物质,吸收、储存及利用取得的水分与矿物质。
不用肥料,植物要如何获得营养?
土壤中的微生物会制造出植物成长所需的元素,不过,植物生长的条件当然不只如此,它还必须行光合作用。
植物是透过本身的叶绿体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行光合作用后,会自己制造碳水化合物。葡萄糖和淀粉。植物无法直接使用这些碳水化合物来生长,它们会经由植物茎部的韧皮部输送到根部,保存在根部。
接着,待植物的根伸展到一定程度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就会靠过来。这些微生物一般称之为菌根菌。菌根菌附着在植物的根上,提供土壤中的氮和矿物质给植物,这是很惊人的工作。
植物从菌根菌那里得来的氮素,这时会转化成硝酸态氮的型态,但氮素也会和植物行光合作用所制造出来的碳水化合物一起形成蛋白质。这个蛋白质会构成细胞,成为植物的茎与叶。
由此可知,植物完全不需要人类就能成长,它们需要的是微生物的力量,以及大自然中的阳光和水。另外,也须借助虫子之力。所以,我们只要利用植物生长的这个循环,就能在不施肥的前提下栽培作物。为此,最重要的是不要消灭土壤中的微生物,但也不须增加,而是思考如何维持现状。
更重要的是土壤底下的状况
要是给作物大量肥料,可想而知,它们就会变得怠惰。土壤表面既然含有大量矿物质,蔬菜就不会努力长根,而是想尽量省力。如此一来,作物长出的根会很少,只有土壤上头的部分长得好。
如果真的害怕作物生病,最重要的应该是尽可能让作物的根扎得更广、更深。植物的根分布得广,也会有更多土壤中的微生物靠过来。这些微生物会和植物身上的内生菌合作,共同守护植物的健康。
因此,彻底停用肥料、农药,想办法让植物尽量扎根,才是重点。给植物太多肥料,它们就不会努力长根,反正要吸收矿物质很容易,没必要把力气花在长根上。
什么事都一样,既定成见最可怕。我们现在必须做的,反而应该是倾听作物的声音。它们是真的想要肥料、需要农药吗?如果不想了解作物,我们的工作就还不算真的开始。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辣木好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你可能也喜欢
- ♥ 辣木和孔雀肉炖在一起,那会是什么味道?07/03
- ♥ 养生植物家族里的九大仙草与现代新贵,和辣木相似的植物太多!03/22
- ♥ 马来西亚观光农业样板,绿之谷生态村暗藏神奇果辣木02/11
- ♥ 「云南红药」是什么?最像外星生物的「龙血树」01/25
- ♥ 游览新加坡民俗植物园,一半已经濒临绝种01/23
- ♥ 植物图赏:兰屿山马茶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