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人民日报第一次出现了春运的报道,那年的春节客运量增加了一百万,铁道部指示各局,实在不行就用棚车代替客运车。人民日报数次帮助铁道部想办法,其中有一条是:有自行车的尽可能骑自行车,不要去搭坐火车。
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年,1 亿人乘坐火车返乡。此后几十年,三来一补的经济发展模式,驱动了大批内地工人涌向沿海,又在春节前如候鸟般回到乡村。
到了 1988 年,人民日报说,全国每天有 70 万人站着乘火车。春运的时候,很多人必须从火车上的窗户“飞”进去,很多超载列车已经无法开动。
闷罐车、票贩子、彻夜等候的抢票队伍、超载的车辆、人头攒动的火车站、摇晃的车厢合着啤酒饮料矿泉水的叫卖声,成为中国人最经典的记忆片段之一。
铁道系统内部有句话,全国春运看广东,广东春运看广州站。中国交通史上最艰难的时刻,也定格在广州站。2008 年初,南方遭遇特大雪灾,京广铁路南段停电 11 天,导致电动机车全部瘫痪。等待回家的人们聚集在广州火车站,任何的恢复通车消息都能引发大面积的起立。
数万军警组成的三道人墙维持着广场上的秩序,广播里一遍遍播放着:留下吧,广州也是你家。
很多南方人是在广州火车站广场上看了人生中第一场春节联欢晚会,赵本山出场的那一刻,整个广州站都笑了。
17 岁的湖北人李红霞和 8 位同乡来到了车站,和他们挤在一起的还有 26 万人。晚上,人群开始从外围向广场挤压,推搡中,李红霞倒地后被踩踏,最终去世。李红霞代表了一代中国人——年轻、贫穷、勤奋,没有人知道,他们愿意为了乡愁付出多大的代价。
-1-
中国人一直被铁轨紧咬着。
39 岁那年,鲁迅先生终于在北京买了房,他兴高采烈地跨上火车接母亲来看房,往返用了 10 天。和他同时代的文学家吴虞从北京回成都用了 25 天,最后的 200 多公里,是靠铁脚板走回去的。
还别嫌慢,就这样的水平,从北京到沧州的 200 公里不到的距离,站票要 5 个大洋。要知道,图书管理员月薪只有 8 个大洋,回趟老家不吃不喝要攒半年。此后的几十年间,中国的火车没有丝毫进步。慢、身价低廉、技术含量低,一如这个国家。
日本的铁路曾经也很慢,铁道公司的第四任总裁十河信二看不下去了。此人战前就是新干线的布道者,在担任日本铁路一把手后,他制定了周密的计划,用尽各种卑劣手段,贿赂官员,欺骗世界银行,促成了新干线的上马。
1963 年,十河信二大大方方地告诉日本民众:我骗了你们,现在,我辞职。
一年后,东海道新干线完工,日本民众一边骂十河信二,一边高高兴兴地乘坐新干线去东京看奥运会,而十河信二只能在家看电视转播。
1973 年,东京站的月台上竖起了十河信二的雕像,配上了他“一花开,天下春”的座右铭。日本人说他是最伟大的骗子。
-2-
如果中国人只能选一个时代背景,那一定是火车——庞大、杂乱,却又生机勃勃。十河信二的雕像竖起来五年之后,一位登上新干线的中国老人终于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的差距。
1992 年邓小平南巡时讲过,“能快就不要慢”、“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小平是经由广九铁路最终抵达深圳的。在那之后,舆论批评中国铁路的投资增速远远低于 GDP 增长,于是 1994 年底,广深铁路开行中国第一条准高铁,时速 160 公里。中国高铁肇事于此:借鉴日本经验的那个人,功不可没。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中国第一条时速 350 公里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高铁正式投入运营,那个人怀着激动的心情出席了通车仪式。
这是一条匠心铁路,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平稳,轨道和钢轨技术都是冠绝全球。开通之后,北京到天津的时间缩短到 20 多分钟,大量民众沿着高铁站买房,泥人张的娃娃销量暴涨了 50%。
2002 年上映的《周渔的火车》一举打破了文艺片在大陆扑街的魔咒。这部电影 80%的场景是在火车上,剩下的 20%发生在卧室里,窗外也肯定有火车“污污污”地开过。
孙红雷就是在火车上成功搭讪巩俐,拆散她和梁家辉的。电影里,孙红雷问巩俐:每次坐这么久火车去看他,不累吗?
如果电影里巩俐是坐着高铁去看梁家辉,孙红雷可能刚做完自我介绍,巩俐就下车了。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辣木好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你可能也喜欢
- ♥ 时代印记:票贩子消亡史01/27
- ♥ 马健:亮出你的舌苔或空空荡荡05/26
- ♥ 端宏斌:佛教的末日大决战05/26
- ♥ 写字楼二房东赚钱的秘密:“偷面积”和“高杠杆”02/09
- ♥ 揭秘:陈佩斯和朱时茂为什么再上不了春晚02/08
- ♥ 大疆被开员工喊话汪滔:内部宫斗,贪腐名单上一半以上被冤枉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