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奶与植物奶的营养价值其实是不同的,植物奶的优点在于含膳食纤维,且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但牛乳的蛋白质、钙质,乃至于维生素 A、B 群的含量都高于植物奶,因此难以完全相互取代。
我们饮用豆浆的习惯已久,但国际上才开始流行植物奶,主要是因为有些人会对牛奶过敏,或有乳糖不耐症,因此选择豆浆、米浆等饮品作为牛羊奶等动物奶的替代品,才有了「植物奶」这个称呼。现在也有许多人是因为蔬食概念兴起,甚至是受到「动物性蛋白质会致癌」的谣言影响,或为了保障动物权益、保护环境等理由而选择以植物奶取代动物奶。但植物奶究竟能否取代动物奶的营养价值呢?两者在健康、环保等面向上又各有什么差异?
一天饮用 1.5 至 2 杯牛乳来补充钙质是最好。若是以钙质含量来看,鲜乳比常见的植物奶(豆浆、米浆及燕麦奶)多出 6.5~24.5 倍不等;且钙质能否透过饮食补充,除了与食物的钙含量有关之外,也与吸收率有关;而一般来说,植物性食物所含的膳食纤维、植酸与草酸等物质皆会影响人体吸收钙质。
其他的食物当然也有(钙质),像深绿色蔬菜、小鱼干、豆制品,但是这些钙的利用的确都不是很好。普遍来讲,动物性的钙的利用率的确是比较好。因此牛奶所能提供的钙质补充功能是植物奶难以望其项背的。
而以牛奶的另一项重要营养成分「蛋白质」来说,动物性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在量跟质上都比植物性来得好。牛奶的蛋白质不只含量比植物奶高,更是组成较完整、易于人体吸收的「优良蛋白质」。但在植物性蛋白质中,仅有大豆的蛋白质属于「优良蛋白质」,其他植物性蛋白质因为组成较不完整,需要多种不同植物互相配合才能让人体利用,因此若是以补充蛋白质的角度来说,最好要多搭配不同的植物奶,不要只选择单一品项。因为它们(植物性蛋白质)彼此都少了 1、2 种氨基酸,但把它们加在一起就可以互补。
整体来说,动物奶与植物奶的营养价值其实是不同的,植物奶的优点在于含膳食纤维,且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含量较低;但牛乳的蛋白质、钙质,乃至于维生素 A、B 群的含量都高于植物奶,因此就营养价值来看,两者是没办法完全互相取代的。
常吃植物奶是具有「调节血脂功效」,牛奶则是具有「骨质保健」的功能。但均衡还是最重要,如果能够均衡吃到六大类食物(全谷根茎类、豆鱼肉蛋类、低脂乳品类、蔬菜类、水果类、油脂与坚果种子类),就代表可以吃到六大类的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维生素、矿物质),那就『六六大顺』了。
但因鲜奶的生态成本比起植物奶高出许多,生产每公升鲜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豆浆的 6.74 倍,而在原料取得阶段(含产品原料及包材等的制造、运输及相关废弃物处理等过程),鲜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更是比豆浆高出 12.33 倍。所以吃植物奶比动物奶对环境更友好,但若不喝动物奶,就需要多加注意钙质、蛋白质及维生素 B2 的摄取,长期素食可以考虑使用营养补充剂。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辣木好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